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三月考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月考总结1部分中学初三年级的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相关老师提醒,考试分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考生要仔细分析试卷,找出自己的薄弱学科,提早“纠偏”。
据了解,现在初三生偏科现象仍比较普遍。一些考生对平时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科花费的复习时间很少,而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则肯下功夫,结果就出现考试成绩不均衡的现象;也有一些考生由于某一学科总学不好,久而久之产生排斥心理,致使成绩下降。
田冲是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初三生。她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数理化成绩突出,但一说起语文、英语等文科课程就头疼。这次月考,她的数学接近满分,可英语却只得了50多分。她无奈地抱怨自己天生就没长学外语的细胞,“无论花多少时间、下多少功夫,总是记不住单词,更不用说做题了;现在只要一上英语课就发憷”。中国教育学会的相关调查显示,近6成的初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科问题。因此,进入初三年级,相关老师提醒,考生纠正偏科问题要趁早。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老师刘蓓提醒,初三生偏科会降低学习信心。由于各学科是互相联系的,因此薄弱学科会连累其他学科,导致整体成绩下降。若不及早“纠偏”,薄弱学科会拖后腿,影响中考总成绩。对于薄弱学科,初三生要加强基础训练,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保证基本题型不丢分;同时要加强应试能力的训练, ……此处隐藏21174个字……抓课堂教学外,各科教师在培优补差上都积极主动地出击,找学生谈心,和学生谈学习,谈生活,谈交友,首先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然后,结合名人事例,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出学习上的差距,传授简单易行的学习方法,并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帮扶方法,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许多后进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很快从消极状态中走了出来,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上课迟到、早退的没有了。课堂上看课外书、玩小东西的没有了,课堂效果也明显提高了,学习成绩也稳中有升。
元月2日,教务处召开全校各教研组会议,着重研究在最后20天里如何创造优质、高效的复习课堂,教务处要求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进度,确定本学科的复习时间,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倒计时制定工作安排,同时,要求各教研组要正确对待复习教案的书写,决不能漫无边际的东一斧头,西一榔头,要有板有眼,从基础知识的运用,中难度试题的把握,到对高难度问题的研究,要循序渐进的展开,
既要让中等以上的学生吃饱,又要让后进生吃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布置作业上,要划分出档次,可以分为A、B、C三个等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把握。师徒结对的老师要认真总结上一个阶段的学习效果,写出近阶段的工作总结,师傅要跟踪听课检查帮扶效果。最后,教务处领导要求各教研组在最后的20天里要加强办公纪律,各学科教师要深入班级,走进学生,干满点、出满勤,教务处将抽调专人负责检查,对迟到、早退的老师要通报批评,并记入个人工作档案。
会议结束后,各教研组长个个摩拳擦掌,纷纷表示,要苦干20天,圆满完成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为本期的教学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