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初中

更新时间:2023-02-08 17:22:37
西游记读后感初中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初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游记读后感初中1

古代民间有“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之戏说,我依着好奇品味西游,寻找为何不看西游的答案。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出于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之手。这本书共一百章回,前七回主要介绍了小说中核心人物孙悟空的出世、求道、闹龙宫、搅地府、闹天宫,直至被如来佛祖压于五行山下,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伏笔;第八至十二回写小说的另一重要人物唐僧的身世并兼写其他故事内容;弟十三至一百回则是西天取经的正文,主要写取经途中的各种矛盾斗争,包括取经人和妖魔之间的斗争等,最终取得真经。

读后细思明白,“男不看西游”主要是跟主角之一的孙悟空有关。男儿天性好动人尽皆知,而孙悟空正是这一形象的代表,如第五回,孙悟空仅因蟠桃宴会没邀请自己参加而恼怒,放肆闹天宫,说明孙悟空是个暴力相制之人。尤其是第五十九至六十回,三借芭蕉扇,只能反映出悟空的油嘴滑舌,即使是机智也不过是耍小聪明罢了,都为反面教材,男儿看后自然会抑制不住天生的冲动劲,只会愈发淘气。

不过我倒有些疑问,古代既有这样的戏说,为何《西游记》仍是名著经典以致流传至今呢?很简单,只需细读便可知其中缘由。

悟空虽生性冲动,不过他打破常规不拘束,有创新思想;八戒知难而退,抱怨说回高老庄,可也没有一次离开唐僧,可见其忠心耿耿;沙僧众所 ……此处隐藏9815个字……

西游记读后感初中15

清晨我打开窗户,一缕阳光透射进来,照射在书架上,留下斑斑驳驳的影子。我走到书架前,把它从书架上拿下来,感觉像是个老朋友再次重逢,熟悉感扑面而来……

《西游记》作者明代的吴承恩,它作为一本神话小说,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情节。由原著改编的电视剧也深受人们喜爱,不愧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在书中,唐僧师徒四人中,孙悟空应该为主要核心,他的本领高超,他拥有炼丹炉中炼出来的火眼金睛,可以分辨任何妖魔鬼怪;还有他翻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他还会七十二变。他机智勇敢,忠心耿耿,幽默聪明,深受人们喜爱。反之,唐僧常常被妖怪捉弄,而错怪悟空,所以还真没有给我留下一个好印象。猪八戒憨厚可爱,喜欢耍小聪明,好吃懒做,但论保护唐僧斩妖伏魔中,他也有像悟空一样,勇敢忠勇,从某种程度上讲,他的形象更贴近我们这些平凡人,不是吗?所以尽管他满身缺点,我们依然喜欢他。

《西游记》这本书情节真可谓是一波三折,求经路途坎坷、大闹天宫女儿国遇险、三借芭蕉扇……我都记忆犹新,但是令我痴迷的却是真假美猴王。这一回,六耳猕猴假扮孙悟空,使唐僧误会了悟空。两人还打到了天庭,最后还是天帝将假的猴王现出了原形。这一回中我感受到了,我们也会有口难辩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沉着冷静,想办法来解决,千万不能冲动。

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涯,包括以后的生活,都好似《西游记》师徒四人取经路上遭遇的磨难,我们要有耐心和毅力面对挫折,要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西游记》这本书是天上的星星,正在不断地闪耀自己的光芒,迷倒一个又一个人,翻开它,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经典文学的力量吧!

《西游记读后感初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